ICS 65.020.01 B 40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3305—2018 草原生态牧场管理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eco-ranch management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9-06-01实施 2018-12-1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 NY/T 3305—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邢旗、韩国栋、纪大才、闫晓红、赵萌莉、李治国、王瑞珍、赵和平、殷国梅、薛艳 林、王瑞峰、王忠武、陈翔、赵韦、刘亚玲、杨红艳、包乌云、张国栋、高旭。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NY/T3305—2018 草原生态牧场管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草原生态牧场的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牧场管理、废弃物处理和信息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天然草原放牧为主的牧场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27515 天然割草地轮X技术规程 家庭牧场生产经营技术规 GB/T34755 地合理载备量的 NY/T635 休牧和禁救技术规程 NY/T 1176 NY/T 1237 NY/T 134 直原划区轮牧技术规程 公害食品 NY5032 JRA 3 术语和定义 义通用 下列术语和定 3. 1 草原生态牧场 eco-ranch 以健康天然草 原放牧利用为生,在草原环境容量和自然 资源承载 性草畜生产 管理方式和无害 4. 牧场环境质量要 4. 1 草原健康状况应符 表1的要 草原健康状况要 序号 评价推 指标要求 裸地所占比例,% <55 1 2 风蚀厚度,mm/年 <5 >10 3 表土有机质含量g/kg 土壤相对容重(0cm~20cm的表层土壤) <1.4 4 水流痕迹所占比例,% <20 5 细沟所占比例,% <10 6 7 切沟所占比例,% <5 调落物移动痕迹所占比例.% 8 9 建群种相对重要值,% >40 10 相对凋落物量,% >50 相对地上现存量,% >50 11 侵人种的重要值,% <30 12 注:各指标的相对值为评价区指标测定值占参照区相应指标测定值的比例。如:建群种相对重要值 直=(评价区重要 值/参照区重要值)×100%。 1 NY/T3305—2018 4. 2 地表水环境质量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制 序号 基本项目 标准值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 1 水温,℃ 夏季周平均最大温升≤1 冬季周平均最大温降≤2 2 pH(无量纲) 6~9 3 溶解氧,mg/L >2 4 高锰酸盐指数,mg/L ≤15 5 化学需氧量(COD),mg/L 6 5日生化需氧量(BOD),mg/L 01> 7 氨氮(NH-N),mg/L <2.0 8 总磷(以P计),mg/L <0.2 9 总氮(湖、库,以N计),mg/L <2.0 10 铜,mg/ L 1.0 11 锌,mg/L <2.0 12 氟化物(以F计),mg/L <1.5 13 硒,mg/L <0.02 14 砷,mg/L <0.1 15 汞,mg/ L ≤0.001 16 镉,mg/L <0.01 17 铬(六价),mg/L ≤0.1 18 铅,mg/L ≤0.1 19 氰化物,mg/L ≤0.2 20 挥发酚,mg/L ≤0.1 21 石油类,mg/L <1.0 2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0.3 23 硫化物,mg/L <1.0 24 粪大肠菌群,个/L ≤40000 4. 3 牧场周围1km范围内无污染源。 基础设施 5 5. 1 棚圈应有较好的透光性能,易封闭,便于通风换气。 5.2 干草储藏设施宜选择向阳、避风良好、干燥、管理方便的地段,棚架结构散开式或三面围墙、阳面 散开。 5.3 3青贮设施地址宜选在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远离水源和污染源、取料方便的地方,采用砌体结构 服务平台 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应坚固耐用、不透气、不积水。 5. 4 牧场围栏建设宜按照NY/T1237的规定执行。 6 牧场管理 6.1草场利用 6.1.1按草原面积、产草量、草地合理利用率、各季放牧天数等指标进行草畜平衡测算,方法应按照 NY/T635的规定执行。载畜量参考值参见表A.1。 6. 1. 2 轮牧宜按照NY/T1343的规定执行,休牧宜按照NY/T1176的规定执行 6. 1. 3 打草场轮刘宜按照GB/T27515的规定执行。 2 NY/T3305—2018 6.2畜群管理 6.2.1家畜宜暖季放牧、冷季舍饲或半舍饲为主。 6.2.2畜种的选择根据牧场所在地区气候、草原类型和饲草料资源等条件,选择适宜的家畜。 6.2.3按照饲养目的、家畜种类及生产周期优化畜群结构,并按性别、生产阶段分群饲养,具体方法按 照GB/T34755的规定执行。 6.2.4家畜的固定或临时营地应设置在水源地500m以外。 6.2.5家畜防疫应按照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 6.2.6病畜应及时隔离、观察、治疗。疫病防治及病畜隔离区应设在生活区、养殖区的下风向,距离 300m以上。 6.3饲草料供给 6.3.1饲草料以天然打草场收获牧草为主,结合人工草地牧草和其他饲草料资源。 6.3.2外源补给饲草料应按照NY5032的规定执行。 6.4环境管理 6.4.1鼠虫害防治以生物防治为主。 6.4.2水源地附近不可有生活性污染源。 6.4.3饮水点在放牧地应均匀布置。布置距离应低于3.2km。 7废弃物处理 7.1圈舍中家畜粪便应集中固定放置。 7.2粪污处理区应设在生活区下风或侧下风向地势低处,与饲草料棚库、生活区保持100m以上的间 距,与地表水体距离400m以上。 7.3家畜粪便可采用堆肥法、生物处理法、沼气工程技术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 7.4规模化牧场应在种养结合模式、清洁回用模式、达标排放模式、集中处理模式和源头减量模式中, 据实选用一种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 7.5病死畜应选择焚烧法或深埋法进行处理。 8信息化管理 8.1应从家畜出生开始佩戴唯一性电子耳标进行标识。 8.2应做好家畜生产记录,记录方法和指标宜按照GB/T34755的规定执行。 8.3宜建立家畜电子信息档案,包括采集牧场环境、饲草料及饲喂、疫病防控、家畜繁育、畜产品加工生 息服务平台 产、销售物流等信息。 3 NY/T3305—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合理载畜量参考值 根据《中国草地资源》(廖国藩、贾幼陵等, 1996)中对不同草地类型合理载畜量的测算结果,给出草 地类载畜量的参考值,见表A.1 表A 不同草地类型合理载畜量 草地类 载畜能力,hm²/(年·羊单位) 温性草甸草 重原类 0.79 温性 草原类 1.48 温性蔬 先漠草 2.78 高寒草甸草 原类厂 3.53 807 高寒真 原类 3. 44 漠草原类 寒荒 .10 原化充 温性草 32 性荒漠类 21 27 热性草人 性 98 0.39 服务平台 NY/T 3305-2018 行业标准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农业行业标准 草原生态牧场管理技术规范 NY/T3305—2018 *** 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18号楼) (邮政编码:100125 网址:www.ccap.com.cn) 北京印刷一厂印刷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mmX1230mm1/16印张0.75 字数15千字 2019年4月第1版 2019年4月北京第1次印刷 书号:16109·4736 定价:18.00元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NY/T3305-—2018 举报电话:(010)59194261
NY-T 3305-2018 草原生态牧场管理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3:2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