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347199.8
(22)申请日 2022.09.05
(73)专利权人 山东聚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中国 (山 东) 自
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丁豪广场6-1-
2004
(72)发明人 张瑞博 郭世伟 王季伟 王宗禹
(51)Int.Cl.
B01D 53/04(2006.01)
B01D 46/10(2006.01)
B01D 46/02(2006.01)
B01D 5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VOCs废气处 理装置及VOCs废气处 理系统
(57)摘要
本申请涉及VOCs废气处理装置及VOCs废气
处理系统, 涉及焦化废气处理技术领域, 包括活
性炭箱、 多个活性炭放置盒、 导流机构、 支撑组
件、 前置过滤机构和废气排放机构, 多个活性炭
放置盒通过导流机构设置在活性炭箱内部, 活性
炭放置盒通过支撑组件活动连接在活性炭箱上,
前置过滤机构的出气端与活性炭箱的进气端连
通, 活性炭箱的出气端与 废气排放机构的进气 端
连通, 并且前置过滤机构、 活性炭箱和废气排放
机构之间相互连通。 本申请可以使废气经过活性
炭过滤箱时, 过滤箱内的活性炭吸附饱和的程度
基本相同, 从而减少了活性炭箱中被更换的活性
炭中未吸附饱和的活性炭的含量, 进而减少了活
性炭使用过程中出现浪费的概 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217988858 U
2022.12.09
CN 217988858 U
1.VOCs废气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VOCs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活性炭箱 (100) 、 多个活性
炭放置盒 (200) 和导流机构 (300) , 所述活性炭箱 (100) 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气管 (101) , 且相
对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气管 (102) , 所述多个活性炭放置盒 (200) 平行设置在 活性炭箱 (100)
内部, 且两两之间形成空隙, 所述活性炭放置盒 (200) 与活性炭箱 (100) 内废气流通方向平
行, 所述导流机构 (300) 包括第一挡 板 (310) 和第二挡 板 (320) , 所述第一挡 板 (310) 设置在
靠近第一进气管 (101) 一端, 所述第二挡板 (320) 设置在靠近第一出气管 (102) 一端, 且第一
挡板 (310) 和第二挡 板 (320) 成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挡 板 (310) 、 所述活性炭放置盒 (200) 和
所述第二挡板 (320) 之间形成有流 通通道 (301)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OCs废气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支撑活性炭放置盒
(200) 的支撑组件 (400) , 所述支撑组件 (400) 包括多个支撑板 (410) ; 一个活性炭放置盒
(200) 对应两个支撑板 (410) , 其中一个支撑板 (410) 一端与第一挡 板 (310) 连接, 另一端与
活性炭放置盒 (200) 活动连接; 另一个支撑板 (410) 一端与第二挡板 (320) 连接, 另一端与活
性炭放置盒 (200) 活动连接; 所述活性炭箱 (100) 在活性炭放置盒 (200) 移动方 向的两端侧
壁上均开设有密封门 (10 3)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VOCs废气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炭放置盒 (200) 包
括两个第一活性炭放置部 (220) , 两个所述第一活性炭放置部 (220) 分别设置在所述活性炭
放置盒 (20 0) 移动方向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VOCs废气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活性炭放置部
(220) 靠近密封门 (10 3) 的一端设置有把手 (210) 。
5.根据权利 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VOCs废气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压差报
警机构 (500) , 所述压差报警机构 (500) 包括报警器 (520) 和压差表 (510) , 所述报警器 (520)
设置在所述活性炭箱 (100) 的外侧, 所述压差表 (510) 一端与第一进气管 (101) 连通, 另一端
与所述第一出气管 (102) 连通, 所述压 差表 (510) 与报警器 (520) 之间电信号连接 。
6.VOCs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与: 包括前置过滤机构 (600) 、 废气排放机构 (700) 以及
如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的VOCs废气处理装置, 所述前置过滤机构 (600) 包括过滤箱
(610) 和过滤网 (620) , 所述过滤箱 (610) 上相对两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二进气管 (650) 和第二
出气管 (660) , 所述第二出气管 (660) 与所述第一进气管 (101) 相连通, 所述过滤网 (620) 设
置在过滤箱 (610) 内, 且与过滤箱 (610) 内废气流通方向垂直; 所述废气排放机构 (700) 包括
风机 (710) 和烟囱 (720) , 所述风机 (7 10) 进风端与第一出气管 (102) 连通, 所述风机 (710) 出
风端与烟囱 (720) 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VOCs废气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置过滤机构 (600) 还
包括安装板 (630) 和 多个过滤袋 (640) , 所述安装板 (630) 设置在过滤箱 (610) 内, 且安装板
(630) 设置在所述过滤网 (620) 与所述第二出气管 (660) 之间; 所述过滤袋 (640) 均设置在所
述安装板 (6 30) 上, 且过 滤袋 (640) 的进气口朝向第二进气管 (6 50) 方向。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988858 U
2VOCs废气处理装 置及VOCs废气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焦化废气处理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VOCs废气处理装置及VOCs废
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 的污 染问题目前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各国都
出台了相关法律来限制VOCs废气的排放量, 但无法完全杜绝其排放。 VOCs废气的常用净化
处理方法有催化燃烧法、 冷凝法、 生化法、 膜分离法、 吸附法等多种, 其中吸附法是最为经典
和常用的气体净化技术, 也是目前工业中VOCS废气处理的主流技术之一。 现有技术中常采
用活性炭吸附有机污染物, 活性炭因其具有 大比表面积和微孔结构而广泛应用于吸附回收
有机气体。 活性炭吸 附原理为: 活性炭固体表面上存在着未平衡和未饱和的分子引力或化
学健力, 当活性炭固体表面与气 体接触时吸引气体分子, 使其凝聚并保持在固体表面, 有机
污染物被吸附从而实现净化废气的作用。
[0003]目前, 公开日为2019年12月03日, 公开号为CN110523211A的中国发明提出了一种
用于VOCS治理工艺的活性炭箱及其工作方法, 包括活性炭箱壳体(1)、 废气入口阀 (2) 、 第一
活性炭板(41)、 第二活性炭板(42)、 底座(5)、 第一炭板固定座(61)、 第二炭板固定座(62)、
废气出口阀(7); 所述底 座(5)固定于活性炭箱壳体(1)底部, 第一炭板固定座(61)和第二炭
板固定座(62)均固定于底座(5); 第一活性炭板(41)通过第一炭板固定座(61)垂直固定于
底座(5)左侧, 第二活性炭板(42)通过第二炭板固定座(62)垂直固定于底座(5)右侧; 活性
炭箱壳体(1)左侧设置废气入口阀(2), 活性炭箱壳体(1)右侧设有废气出口阀(7)。 VOCS废
气从入口阀进入到活性炭箱内, VOCS废气中的有机气体污染物被第一活性炭板(4 1)和第二
活性炭板(42)吸附, 被净化后的废气从出口阀 (7) 中排入到大气中。
[0004]针对上述技术方案, 本 发明人认为, 因为VOCS废气从废气入口阀 (2) 中进入活性炭
箱后, 是先经过第一碳板, 然后再经过第二碳板, 这样设置, 使得第一碳板上 的活性炭达到
吸附饱和时, 此时第二碳板上 的活性炭还没有达到 吸附饱和状态, 但是为了保证活性炭箱
整体的废气处理流量, 一般都需要对活性炭箱中的所有活性炭同时进行脱附处理, 这样就
会使得没有吸附饱和的活性炭也会被脱附处理, 进而造成了活性炭使用过程中的浪费以及
活性炭脱附处理过程中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减少VOCs废气处理过程中, 活性炭未吸附完全而被脱附处理或更换造成的浪
费现象出现的概率, 进而提高活性炭在VOCs废气处理过程中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
了VOCs废气处 理装置及VOCs废气处 理系统。
[0006]第一方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VOCs废气处 理装置, 采用如下的技 术方案:
[0007]VOCs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活性炭箱、 多个活性炭放置盒和导流机构, 所述活性炭箱
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气管, 且相对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气管, 所述多个活性炭放置盒平行设置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7988858 U
3
专利 VOCs废气处理装置及VOCs废气处理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4-02-07 20:29:3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