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C
S
备案号:
19537-
2006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
B
63
D
B
63
D
B
63
D
B
63
D
B
6
3
/
5
9
2
-
2
0
0
6
豌豆
草原
2
2
号
2
0
0
6
-
0
9
-
0
7
发布
2
0
0
6
-
1
0
-
0
1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发
布
发
布
发
布
D
B
63/
592-
2006
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资料性附录、附录
B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青海省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贺晨邦
冯钦华
严清彪
王志远
D
B
63/
592-
2006
1
豌豆草原
2
2
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豌豆草原
22
号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植物学特征、
经
济性状、
栽
培技术要点、
生
产能
力
、
适宜种植地区。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各级农业科研、
教
学、
农
技推广、
生
产单位和种子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
繁
殖
、
检验、推广、收购和销售。
2
技术内容
2.1
品种来源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
1998
年从台湾引进的高代品系,
原名荷仁豆
,
1999
年引种观察,
2000
年从混合群体中选择矮秆、
绿
粒单株而成。
属
Sativum
亚种。
2005
年
12
月
9
日青海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
审
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定名草原
22
号,品种合格证号为青种合字第
0208
号。
2.2
特征特性
2.2.1
植株性状
幼苗直立、深绿,矮茎,主茎粗
0.49
厘米
±
0.02
厘米,主茎节数
20.60
节
±
1.60
节,节间长度
4.40
厘米
±
0.30
厘米,
茎
上覆盖蜡被
,
株高
80.0
0
厘米
±
6.50
厘米,
有
效分枝
1.20
个
±
0.
3
0
个,
羽
状复叶,
深
绿
,
顶端
卷
须
,
复叶
由
2
对
-3
对
小
叶
组
成
,
小叶
全
缘
,
卵圆
形
,
长
4.70
厘米
±
0.40
厘
米
,
宽
2.80
厘米
±
0.20
厘米,
托
叶深绿,
有
缺刻,
长
5.50
厘米
±
0.20
厘米,
宽
4.10
厘米
±
0.20
厘米,
小
叶无剥蚀斑,
托
叶中
等
,
托叶腋无花青斑。
2.2.2
花荚性状
总状花序,花柄上着生
1
朵
-2
朵花,花柄长
9.00
厘米
±
1.30
厘米,第一花位于
7.50
节
±
1.00
节,高
20.60
厘米
±
1.60
厘米。花白色,旗瓣、龙骨瓣、翼瓣均为
白色。硬荚,刀形
,成熟荚淡黄色
,长
7.20
厘米
±
0.50
厘米,宽
1.40
厘米
±
0.10
厘米,荚内籽粒自由式排列,田间不裂荚。
2.2.3
籽粒性状
籽粒绿色
,
近圆形
,
粒径
0.67
厘米
±
0.06
厘米
,
种脐淡黄色
,
种皮不破裂。
2.2.4
经济性状
单株
16.00
荚
±
4.90
荚,
双
荚率
33.20%
±
7.26
%
,
单
株粒数
80.30
粒
±
25.10
粒,
石
粒率
1.00
%
-2.00%
,
单荚粒数
5.10
粒
±
0.60
粒,
干
籽粒千粒重
209.70
克
±
13.50
克,
单
株粒重
16.80
克
±
5.50
克。
干
籽粒含
淀
粉
47.72%
,
粗
蛋白质
23.87%
,
粗脂
肪
0.878%
;
青
粒含可溶性糖分
2.32%
,
粗
蛋白质
7.12%
,
维生
素
C
36.
90
毫克
/100
克。
2.2.5
属性及生育期
春性,播种至出苗
20
天
±
1
天,期间
≥
0
℃
积温
166.30
℃
±
8.32
℃
;出苗至开花
48
天
±
1
天,期间
≥
5
℃
积温
563.00
℃
±
11.73
℃
;
开
花至成熟
60
天
±
2
天,
期
间
≥
5
℃
积温
998.30
℃
±
33.28
℃
;
生
育期
108
天
±
3
天,期间
≥
5
℃
积温
1561.30
℃
±
43.37
℃
;全生育期
128
天
±
3
天,期间
≥
0
℃
积温
17
27
.
60
℃
±
42.34
℃
。
2.2.6
抗逆性
中
抗倒伏
,
耐旱性中等。
2.2.7
抗病虫性
轻感根腐病。
D
B
63/
592-
2006
2
2.3
栽培要点
选用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种
植;播前施
有机肥
22.500
吨
/
公顷
—
45.000
吨
/
公顷
(
1500.00
千克
/
亩
—
3000.00
千克
/
亩
)
作底肥,
五
氧化二磷
0.075
吨
/
公顷
—
0.090
吨
/
公顷
(
5.00
千克
/
亩
—
6.00
千克
/
亩)
,
纯氮
0.030
吨
/
公顷
—
0.045
吨
/
公
顷
(
2.00
千克
/
亩
—
3.00
千克
/
亩
)
作种
肥
。
保苗
75.00
万株
/
公顷
—
90.
00
万株
/
公顷(
5.00
万株
/
亩
—
6.00
万株
/
亩),播种量
0.15
吨
/
公顷
—
0.18
吨
/
公顷(
10
.00
千克
/
亩
-12
.00
千克
/
亩),株距
3.00
厘米
—
4.00
厘米,行距
25.00
厘米
—
30.00
厘米;地下害虫严重地块用药剂播前土
壤处理,
在
生长前期幼苗受潜叶蝇危害时用药剂喷洒
2
次
—
3
次;
有
灌溉条件的地区在始花期、
结
荚期
浇
水
1
次
—
2
次,生长期除草松土
2
次
-3
次。
2.4
生产能力及适应地区
2.4.1
生产能力
中等水肥条件下,
干
籽粒产量
2.700
吨
/
公顷
—
3.150
吨
/
公
顷
(
180.00
千克
/
亩
—
210.00
千克
/
亩
)
,
青荚产量
12.000
吨
/
公顷
—
15.000
吨
/
公顷(
800.00
千克
/
亩
—
1000.00
千克
/
亩
)
;
旱作条件下,
干
籽粒产量
2.250
吨
/
公顷
—
3.000
吨
/
公顷(
150.00
千克
/
亩
—
200.00
千克
/
亩
)
;
2.4.2
适应地区
适宜在我省水地和中位山旱地种植。
DB63-T 592-2006 豌豆草原22号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0-27 11:51:4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