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SI 028—2019
ICS 83.080.20
G 32
团体标准
T/FSI 028-2019
可熔性聚四氟乙烯树脂
Tetrafluoroethylene perfluoroalkoxyethylene copolymer
2019-04-01 发布 2019-06-01 实施
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 发 布 T/FSI 028-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山东华夏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氟聚厂 、上海三爱富
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中蓝晨光成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汉利、孟祥青 、陈伟峰、 杨岱、陈敏剑、 候兴志、周厚高、程井动、罗晓霞。
本标准版权归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 。
本标准由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标准化委员会解释 。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T/FSI 028-2019
1 可熔性聚四氟乙烯 树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可熔性聚四氟乙烯 树脂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
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四氟乙烯和 全氟正丙基乙烯基醚 为原料制得的 可熔性聚四氟乙烯树脂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033.1 -2008 塑料 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
GB/T 1040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试
GB/T 1409 -2006 测量电气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 (包括米波长在内 )下电容率和介质损耗因
数的推荐方法
GB/T 1844 .1 塑料 符号与缩略语 第1部分 基础聚合物及其特征性能
GB/T 2411 -2008 塑料和硬橡胶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邵氏硬度 )
GB/T 2918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 3682 -2000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 率和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GB/T 19466.1 -2004 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第 1部分:通则
HG/T 2902 -1997 模塑用聚四氟乙烯树脂的要求
HG/T 2904 -1997 模塑和挤塑用聚四氟乙烯树脂
3 产品命名与分型
3.1 固定名称
按照 GB/T 184 4.1的规定,可熔性聚四氟乙烯的缩写代号为 PFA。
3.2 命名和分型
可熔性聚四氟乙烯 树脂命名 和分型如下:
PFA -XX
不同熔体质量 流动速率 范围
可熔性聚四氟乙烯 树脂
3.3 命名示例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MFR)在0<MFR≤2.0 g/10min 的可熔性聚四氟乙烯树脂,命名如下 : T/FSI 028-2019
2 PFA-02
0﹤MFR≤2.0 g/10min
可熔性聚四氟乙烯树脂
3.4 分型
产品按生产工艺和熔体 质量流动速率的不同分为 PFA-02、 PFA-06、 PFA-12、 PFA-16、PFA-24、
PFA-32六个型号,其分类和用途见表 1。
表1 可熔性聚四氟乙烯树脂分型规则
型号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 g/10min
PFA-02 0~2.0
PFA-06 2.1~6.0
PFA-12 6.1~12.0
PFA-16 12.1~16.0
PFA-24 16.1~24.0
PFA-32 24.1~32.0
4 要求
4.1 外观
可熔性聚四氟乙烯树脂的外观为半透明粒子, 其中 无可见颗粒 杂质,含有可见黑点的粒子百分数不
超过 2 %。
4.2 理化性能
可熔性聚四氟乙烯树脂 理化性能 应符合表 2的要求。
表2 技术要求
项目 技术要求
PFA-02 PFA-06 PFA-12 PFA-16 PFA-24 PFA-32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MFR)/
g/10min 0~2.0 2.1~6.0 6.1~12.0 12.1~16.0 16.1~24.0 24.1~32.0
拉伸强度 /MPa ≥ 32 30 28 26 24 24
断裂伸长率 /% ≥ 300
硬度 (邵氏 D)/HD 50-60
相对密度 2.12-2.17
熔点 /℃ 300-310
介电常数 (23℃,106Hz ) ≤ 3
损耗角正切 (23℃,106Hz )≤ 5×10-4
挥发份 /% ≤ 0.2
含水率 /% ≤ 0.03 T/FSI 028-2019
3 5 试验方法
警示——使用本标准 的人员应熟悉实验室的常规操作。本标准未涉及与使用有关的安全问题。使用
者有责任建立适宜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确保首先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5.1 试片制备
5.1.1 模具
采用图 1所示的板框式模具,其技术条件如下:
图1 板框式模具示意图
a) 材料:耐热模具钢
b) 模板尺寸: 170 mm× 170 mm× 2 mm
c) 模框外尺寸: 170 mm× 170 mm
d) 模框内尺寸: 120 mm× 120 mm
e) 模框厚度: 1.5 mm、2.0 mm、3.0 mm
5.1.2 操作步骤
5.1.2.1 称取 51 g± 1 g可熔性聚四氟乙烯树脂 ,放入模框厚度为 1.5 mm的模具内。
5.1.2.2 在模板和 可熔性聚四氟乙烯树脂 间铺垫一层厚度约 0.07 mm的退火铝箔,将模具放在已加热
至350 ℃±10 ℃的液压机的下平板上, 将液压机上平板下降至与模具接触, 不加压保持 2~4 min,加1 Mpa
的压力,保持 1~5 min。然后,施加 2~4 MPa的压力,保持 1~5 min。液压机平板温度始终保持
325 ℃±10 ℃。取出模具放入冷压机平板上,闭合上下平板,施加 2~4 MPa的压力,在冷却至 200 ℃之
前,须维持此压力。当模具冷却至 50~60 ℃时,从模具中取出试片剥掉铝箔。
5.1.2.3 制成的厚度为 1.5 mm± 0.2 mm的试片,供测定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相对密度用。
5.1.2.4 称取 68 g± 1 g可熔性聚四氟乙烯树脂 ,放入模框厚度为 2.0 mm的模具内,重复 5.1.2.2的操作步
骤,制成厚度为 2.0 mm± 0.2 mm的试片,供测定定电性能用。
5.2 外观
按照 HG/T 2904 -1997中的规定进行, 取约 500粒树脂在自然光下目测检验含可见的黑点粒子数,按
公式( 1)计算其百分数。
……………………………………… (1)
式中:N-含可见的黑点粒子百分数, %;
n-含可见黑点的粒子数。
5.3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T/FSI 028-2019
4 按照 GB/T 3682 -2000的规定进行,其中 测试条件为 :
a) 温度 372 ℃±1 ℃;
b) 负荷: 5 kg
c) 口模内径: 2.095 mm± 0.005 mm
d) 切样时间间隔和取样条数,如表 2所示。
表3 切样条件
熔融质量流动速率 /g/10min 时间间隔 /s 切取样条数
0~2.0 40 5
2.1~6.0 20 5
6.1~12.0 10 5
12.1~16.0 3 5
16.1~24.0 3 5
24.1~3 2.0 3 5
5.4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5.4.1 试样
试样由 5.1.2.3制备的试片冲切而成,其尺寸如图 2所示:
图2 拉伸试样尺寸
5.4.2 状态调节
按照 GB/T 2918 规定的标准环境进行调节,调节时间至少 4h。
5.4.3 操作步骤
按照 GB/T 1040 规定的进行,其中:
a) 试验环境温度为 23℃±2℃ ;
b) 拉伸速度为 50mm/min± 5mm/min ;
c) 夹具夹持试样两段的长度相等,夹具间距为 24mm;
d) 断裂伸长率按式 (2)计算:
………………………………………… (2)
式中: εt ——断裂伸长率, %;
L0 —— 试样初始长度, mm;
εt = L - L0
L0 ×100 T/FSI 028-2019
5 L —— 试样断裂时的长度, mm。
实验结果以每
T-FSI 028—2019 可熔性聚四氟乙烯树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2:5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