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B44
DB1304
邯 郸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04/ T416—2022
小麦套种羊角椒栽培技术规程
2022 - 12 - 29发布 2022 - 12 - 30实施
邯郸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304/ T416 —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 /T I.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I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
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鸡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岀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蕾邦种业有限公司、河北省辣椒产业技术研究院、鸡泽县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丽萍、赵栋、王星、邢少申、宋聪光、张现丛、代信英、杨美利、王莉瑛、
杜会平、逄君贤、高慧芳。
DB1304/ T416 —2022
1 小麦套种羊角椒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麦套种羊角椒裁培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套种模式、小麦栽培、羊角椒裁培、
病虫草害防治方法、收获等。
本文件适用于小麦套种羊角椒生产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 部分:禾谷类
GB 4455-2006 农业用聚乙烯吹塑棚膜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 3部分:茄果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套种
在前季作物生长中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3.2 共生期
前茬作物与后茬作物在田间共同生长的时期,单位为天。
4 环境条件
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土层深厚疏松、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沙壤、壤土、轻黏土地块,且不与茄
科作物连作。种植环境条件符合 GB3095、GB5084和 GB15618等的要求。
5 套种方式
DB1304/ T416 —2022
2 小麦于 10 月下旬播种时,预留好辣椒种植行,预留原则为两畦小麦加中间预留行总宽度不超过常
用小麦收割机作业宽度。一般每 0.7~0.75m 种植小麦 4~5 行,预留 0.6m~0.7m 种植羊角椒 2 行。4
月下旬至 5月上旬,羊角椒在预留行内定植。
6 小麦栽培
6.1 品种选择
选择本地区主栽的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小麦品种蕾麦 118。种子质量符合 GB4404.1的要求。
6.2 整地施肥
播前深耕土地,要求地面平整,根据小麦生育后期的需肥规律,重视底肥施用,施足底肥,一般毎
667 ㎡施生物有机肥 100kg、氮磷钾(18-18-9)三元复合肥 40kg~50kg 作为基肥,同时设置好预留种
植行。肥料的施用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6.3 播种
小麦于 10月下旬播种,播种量为 10 kg/667 ㎡ 〜12 kg/667 ㎡。播后镇压,增加保水抗冻能力。
6.4 田间管理
6.4.1 合理追肥
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小麦在 3叶以前施用壮蘖肥,毎 667㎡施尿素 5kg 左右;3月下旬结合浇灌
返青水毎 667 ㎡施尿素 15kg;4月上旬和小麦挑旗后期有个别出穗时,结合“一喷三防”喷施叶面肥各
一次,毎 667 ㎡喷施磷酸二氢钾 100g~150g。肥料的施用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6.4.2 合理灌溉
在冬前、返青、抽穗、灌浆等不同时期要及时引水灌溉,以提供充足水分。冬前浇冻水,在夜冻日
消时,为最佳浇水时间。
6.4.3 适时收割
一般于 6 月 10 日左右在小麦蜡熟中期进行收割,尽量减少麦穗落籽数量。收割时避免对羊角椒植
株的损伤。
7 羊角椒栽培
7.1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高产早熟的羊角椒品种“蕾椒 1号” 。种子质量符合 GB16715.3的规定。
7.2 种子处理
每 667㎡用种量 50g,播种前 2d~3d充分晒种,然后浸种 8 h 〜10h,再用 1000倍高锰酸钾浸种 15
min〜20 min,用清水淸洗2 〜3 遍后播种。包衣种子和丸粒化种子直接播种。
7.3 播种前准备
DB1304/ T416 —2022
3 4 月中旬进行整理土地。中等肥力地块,一般每 667 ㎡施腐熟农家肥 1000kg 或商品有机肥 50kg、
硫酸钾复合肥 40kg、尿素7.5kg、硫酸锌 1kg,与小麦追肥合二为一施入,满足共生期肥力需要。肥料
的施用符合 NY/T496的规定。
7.4 播种
7.4.1 机械化种植
采用辣椒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在 4 月下旬 5cm 下地温超过 15℃时,使用机械化精量播种,
每667㎡用种量40~50g。 辣椒种子用编绳机编好, 每段25cm~30cm, 每穴3粒, 播种深度 1.0cm~2.0cm,
行距 25cm~30cm,每垄 2 行。滴灌带平整铺设在地膜下 2 行辣椒中间,机械化一次完成铺设滴灌带、
播种、覆土、覆膜。薄膜使用符合 GB 4455-2006的规定。
7.4.2 常规种植
3 月下旬到4 月上旬进行穴盘育苗或者在苗床上育苗,也可用小工棚进行育苗。穴盘基质育苗,在
穴孔中间压深约 1cm 的播种穴,视种子质量每孔播 1 〜2 粒,播后覆盖基质或蛭石,摆到育苗棚中;苗
床育苗,每 667 ㎡苗床占地 10 ㎡~15 ㎡,用种量 40g~50g 左右,浇足底水,将处理过的种子拌细土
均匀撤播,播后覆盖 1cm左右厚的过筛细土,然后覆膜。保持土壤或基质湿润,含水量50% 〜60%,根据
苗情喷 0.1%的尿素或磷酸二氧钾 2 〜3 次,幼苗缺水时可在晴天上午适量浇水,苗龄掌握在 50d左右,
定植前 5d 〜7d,撤去覆盖物,进行炼苗。薄膜使用符合 GB 4455-2006的规定。
7.5 定植
7.5.1 机播后定植
机播后 10d~15d 即可出苗,及时检查出苗情况,由于每穴的播种量有 3~5 粒,一般不会出现缺苗
现象。当幼苗长到 8cm~10cm 时定植,每穴留苗 1株,每亩栽 3500 株~4500 株。
7.5.2 常规种植后定植
人工育苗 50d 左右,约 5月末,当 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选择晴天移栽。幼苗长至 8 片叶后
为定植适期。开穴种植,以不埋住子叶为宜,预留行内栽 2 行,株距 15cm~20cm,单株栽培,栽后及
时浇定植水。
7.6 田间管理
7.6.1 补苗、中耕和培土
发现缺苗断垄及时补苗。特别是 6月 10日小麦收获后,对收割机压坏的辣椒苗,应立即进行补栽。
缓苗后浅中耕,尽量不伤根系,遇旱浇水后或雨后及时中耕,开花结果期进行中耕除草,结果盛期中耕
培土防倒伏。
7.6.2 打顶
当植株长到 16片 〜18片叶左右,可根据品种生长特性打顶。
7.6.3 肥水管理
7.6.3.1 苗期管理
缓苗后至开花前,肥水以控为主,防止徒长,土壤持水量一殷维持在 50% 〜60%,干旱时可浇小水。
DB1304/ T416 —2022
4 7.6.3.2 保花保果
开花盛期,叶面喷施 0.2%硼砂、0.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锌混合溶液。肥料的施用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7.6.3.3 结果期管理
座果后, 保持土壤持水量在 60% 〜80%。 浇水时配合追肥, 每 667㎡施氮、 磷、 钾各 15%的复合肥 10kg
〜15kg。肥料的施用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7.6.3.4 成熟期管理
转色后,控制田间持水量在 10% 〜60%,以防植株贪青晚熟。
7.6.3.5 推广应用辣椒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
膜下滴灌是将地膜栽培与滴灌技术有机结合, 通过地膜覆盖减少地表蒸发, 实现节水、 节肥的目的。
可将肥料利用率提高到 60%,减少施用肥料 20%以上;根据墒情和天气变化,一般每隔 15天左右滴1 次
水,结合水溶肥 2kg~3kg,每亩滴灌 20m³~25m³,全生育期灌水 4次~7 次。
8 收获与晾晒
釆收标准:椒角颜色深红、角变软、角尖皱。一般在 10 月 20 日左右霜降前,85%以上果实转色时
一次性拔棵收获,推广使用机械化采收。进行晾晒,自然风干,分级摘椒出售;也可根据天气情况烘干
销售。
9 病虫草害防治
9.1 病虫草害种类
小麦主要病害有锈病、赤霉病、根腐病等;虫害主要有麦二叉蚜、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小麦 叶
峰、麦红吸浆虫等;田间杂草主要有野燕麦、荠菜、苍耳、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羊角椒主
要病害有立枯病、猝倒病、病毒病、枯萎病、疫病、青枯病、炭疽病、根腐病等;虫害 主要有蚜虫、
棉铃虫、烟青虫、白粉虱等。
9.2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 ,合理 使
用“化学防治” 。
9.3 防治方法
9.3.1 农业防治
宜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制度,与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培育壮苗,科学施肥。
9.3.2 生物防治
宜使用害虫天敌、病毒制剂、植物源农药、生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
9.3.3 物理防治
DB1304/ T416 —
DB1304-T 416-2022 小麦套种羊角椒栽培技术规程 邯郸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30 17:30:07上传分享